诚信是金,名牌企业率先推动火锅业健康发展
2011/8/16 12:19:15
日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报道,许多地方火锅店都反复使用回锅油,俨然成了火锅业的潜规则。调查中专门采访了以小肥羊、海底捞等为代表的名牌火锅店,均纷纷表示出对同行使用回锅油事件的震惊与不忿,齐声保证绝不使用回锅油,并表示将尽己所能引领火锅业杜绝使用回锅油,确保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政府监管,“必须打破火锅问到底”
回锅油,让食品安全事故屡屡敲击的群众紧绷神经,同时,也提出了政府监管若要到位,“必须打破火锅问到底”的新课题。
加强政府监管,首先要理顺体制机制。目前,农业、工商、卫生、质监等十几个部门均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这就造成了标准不一,具体问题并未做出具体分析的情况。因此,政府监管必须及时提高完善国家标准、明确行政执法主体、细化检测和监管体系,尽快让食品安全监管从“被动”走向“主动”,真正给公众营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
加强政府监管,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生产不安全食品的企业,政府监管应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同时,第一时间将获得的经过确认的信息向上下游进行通报,从田间到餐桌,把控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
政府拥有到位的监管,既是火锅业食品安全和规范发展的保证,也能为火锅行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为遵纪守法的火锅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企业自律,“把食品安全当作信仰”
“安全的食品最终是生产出来的,不是单靠监管出来的。”保证食品安全,企业自律至关重要。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没有坚实的企业自律的基础,政府的监管就会落空,没有政府的监管,企业将缺乏外在的制约。
在央视的调查中,小肥羊、海底捞、山城辣妹子、呷哺呷哺等名牌火锅店都保证绝不使用回锅油。他们不仅允许顾客可以把油料全部打包带走,还把用过的油料交由有政府许可资质的废油清运公司,并与其签订不会二次使用的合同,彻底抵制火锅油的“回流”。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知名企业的自律责任。
除此以外,名牌火锅店在此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上,一样勇于担当责任。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自制火锅底料、自制饮料和自制调味料的餐饮服务单位,应于5月底前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在不少餐馆、酒店对此持观望态度、以拖延战术应对的时候,海底捞与小肥羊先后公布火锅底料成分和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及其使用情况,很好地担当了行业表率。
顾客至上,“扭转消费者审丑疲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是“零风险”、“零容忍”。目前,消费者已经对包括火锅企业在内的食品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审丑疲劳”,如何扭转?关键就是秉承“诚信是金”的信念,坚持“客户价值最大化”的价值观,以及科学安全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
秉承“诚信是金”的信念。诚信经营是每个企业商家的发展法则,都能真正做到,无疑是消费者的福音。倘若企业商家不进行自我约束,为了追求暴利,丧失诚信,弄虚作假,到头来,多年经营也会毁于一旦,更遑论收益了。“达芬奇”家具,一个维持了多年的高端家具品牌,一个号称家居业奢侈品的代表,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闹剧”,更让人们感受到了诚信的力量。
践行“顾客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以小肥羊为例,顾客价值最大一直是小肥羊服务的最高标准和发展方向。同时,小肥羊还坚持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这“四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标准化是关键,小肥羊的标准已经成为中国火锅行业的一个蓝本;顾客价值最大化是核心,以此赢得消费者的的信赖和认可;规范化是前提,良好的制度催生规范的管理;信息化是保障,发展决策的一个有力保障。
建立科学安全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仍以小肥羊为例,目前,其在中国400家餐饮企业中首推“全产业链”模式保障食品安全,将牧场、种养、底料、涮料、屠宰、运输等全部整合,通过全程产品跟踪控制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安全。在源头方面,投资近2亿元将三大天然牧场(锡林郭勒、巴彦淖尔、呼伦贝尔)收入麾下作为羊源基地,为每一只羊建立了“身份证”,用行业领先的条码系统实现每个环节的可追溯,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整个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监管。
当十几年前公众对注水肉的群起而攻之,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集体莫言时,我们遗憾的是,一个行业中的污点,往往形成市场对于整个行业的怀疑;更加严重的是,那些赚取了不义之财的商贩,并未获得应有的惩罚,而业已成为行业中知名品牌的佼佼者,却无故受到牵连,一次次葬送在中国民族品牌世界崛起的道路上。幸运的是,随着政府职能不断完善、企业自律愈加彻底、顾客消费更为成熟,这种短期的困难即将过去,而像小肥羊这样代表中国民族品牌成功走向世界的食品企业也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