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正文

北京地沟油检测指标体系初步建成

2011/10/9 15:26:10

    日前,北京市食品安全办有关人士透露,相关案件中发现的地沟油检测样本已委托给了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进行检测,该中心已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为地沟油“验明正身”起到了关键作用。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表示,8月份对全市80多个食用油样本进行了检测,在样本当中未发现地沟油踪迹。
 
三个月初步建立检测指标体系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鉴定地沟油检测技术规范,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为监管部门甄别市场是否存在地沟油带来了困难。
 
今年6月以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多次组织行业内检测专家,对地沟油鉴定技术开展评估。在将近3个月时间中,检测人员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筛选,通过对油中残留物的鉴定,找到了查出地沟油的4类有效指标,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模拟实验发现地沟油存在暴利
 
没有地沟油样本,怎么进行实验?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外支起了炒菜锅,进行模拟实验。油条、薯条、鸡腿、肥肉等各种材料被投入了油锅,研究人员将花生油、大豆油等经过反复煎炸后,又放置了一个多星期,直到油品产生酸臭的味道,这样,地沟油就产生了。
 
技术人员又利用吸附剂来去除杂质,再经过一番除味、提炼,发现地沟油经过几番处理后,依据现有食用油国标进行检测,指标上确实是“合格品”。
 
更为关键的是,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吸附剂等材料比较便宜,提炼地沟油背后,确实存在暴利。据计算,每吨地沟油还原成“合格品”成本只有约3500元,而食用油市场价每吨约8000元,如果不法分子采取更简单的方法,成本还能降得更低。
 
全市暂未发现地沟油踪迹
 
据北京市食品安全办新闻发言人唐云华介绍,北京市场的食用油抽样检测一直在进行中,就在8月份,还对全市80多个食用油样本进行了检测,未发现地沟油踪迹。这些样本涉及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馆、生产企业等各业态。
 
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起,北京市率先出台《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规定餐厨垃圾的产生者不得将餐厨垃圾交给无相应处理能力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专业技术条件的企业,也不得进行餐厨垃圾的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理。
 
“大餐厅听招呼,中小餐馆还是在偷偷卖”,有业内人士透露,出于利益驱使,个别不法企业或个人将废弃油脂经加工处理后,再通过“地下渠道”流向市场,目前每家餐馆每天产生多少“废油”很难量化,究竟是让正规公司收走了,还是卖给了小商贩很难发现。
 
相关链接
 
四项指标判定地沟油
 
目前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甄别方法主要通过4项指标:
 
多环芳烃多环芳烃是食用油加热如炒、烤、炸、煎等后产生的含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胆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技术人员根据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推断如果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
 
电导率正常油脂几乎是不导电的,但油脂酸败后产生的各种极性物质可使油脂产生导电性。地沟油由于掺杂了大量金属离子而产生导电性,电导率较高。
 
特定基因组成地沟油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动物油脂,检测人员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鉴定方法,鉴定油脂中的动物基因,来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作者 李松)

新闻中心右上角广告(诚信)

阅读排行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