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诚信杂谈 >> 正文

朱宏任: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难在哪

2011/10/24 14:54:01

    当前时有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警醒我们,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不小差距。其中,食品企业责任缺失、诚信缺乏成为众矢之的。尽管我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明确企业责任、树立诚信作风任重道远。

 

  把“诚信”二字刻在企业心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解决哪些问题在近日举行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交流暨培训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政府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等就此展开讨论。

 

  “要落实企业责任,根本是要有制度保障。”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羽说。

 

  对此,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林位超持同样观点。他说:“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多方合作,政策机制的保障尤为重要。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机制,工作开展也因此遇到不少困难,企业的积极性也难提高。”

 

  与会不少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也纷纷呼吁国家制定诚信体系建设的鼓励政策,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诚信体系建设不能流于口号,而必须落到实处。除了体制机制的保障,合理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也十分重要。

 

  “诚信如何在生产中体现要量化成标准,用数据说话。”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说。

 

作为食品工业行业管理部门,近年来,工信部通过组织制定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整合企业信用制度要素,量化企业诚信管理标准,落实企业食品安全责任。

  “我们制定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QB4111-2010)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QB4112-2010)两个诚信建设行业标准,组织编写了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生产企业实施指南等培训教材,指导和推动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对标、达标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工信部共对31个省(区、市)2100家食品企业、3400人次进行了专题培训。

  尽管如此,朱宏任坦言,当前诚信机制建设步伐仍有待加快。“对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研究不够,地方诚信工作进展不均衡、机构不健全,没有充分有效发挥协调机制。”

作者:张辛欣     来源:新华网

新闻中心右上角广告(诚信)

阅读排行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