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曝光台 >> 正文

罗氏制药被指"缺乏诚信" 药监局表态:未现异常

2012/7/17 17:06:47

迫于舆论压力,7月11日,罗氏制药在官网上发布《关于罗氏在美国患者援助项目中不良事件漏报情况说明》,说明将未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定义为“漏报”,而不是外界所说的瞒报,并坚称“没有发现罗氏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为何罗氏能将8万例不良反应报告封存起来而不上报监管部门,这些不良反应病例和牵涉其中的药品之间是否有关系等问题,罗氏至今含糊其辞,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按照这份说明,罗氏公司已向卫生监督管理机构提供了未经评估潜在不良事件的初步分析,并正在进行最终的数据确认。但这些数据的最终确认可能还要再等5个月,预计将于今年12月前完成与这些项目有关的所有工作。记者在与国内一家制药公司的企业高管聊天中得知,国际制药公司都有一套完备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尤其是欧美国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工作十分严格规范。“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很严重,不知罗氏为何能成为‘漏网之鱼’。”该人士表示,此次未能上报的病例来自美国患者援助项目,作为公益项目,就不该出现差错。而罗氏公司对于这个公益项目也是遮遮掩掩,包括该项目开展了多少年,有多少患者参与了该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罗氏公司提供了多少药品等。

   为此,在国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看来,罗氏公司可能是因为对这个患者援助项目还没有进行完全的评估,所以不愿意将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告向监管部门上报。不过,这也正是该公司做得不规范之处。

   孙忠实同时表示,仅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外界也无需为1.5万份死亡报告而恐慌,因为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死亡病例与药物有直接关系,但这也给国内外企业敲响了警钟。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要求,新药上市3年就要做一次评估,再过4年,又要进行一次评估。

   “如果罗氏企业再不披露更为详细的信息,或将涉嫌欺诈,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罗氏制药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双倍赔偿,还要附上其他损失。”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吴冬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此次事件并不是罗氏公司第一次涉嫌“不规范”。2010年,在中国,该公司的抗肿瘤药品安维汀就因超适应症用药引起恐慌。安维汀在国内申请的适应症是转移性直肠癌,但在国内不少医院却进行超适应症推广,用于治疗眼睛黄斑变性,上海数十位老人因此引发暂时性失明。(《国际金融报》记者潘洁)

新闻中心右上角广告(诚信)

阅读排行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