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诚信
2013/5/9 14:58:40
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为打击食品安全行为,我国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在这些法律制约的背后为何会出现如此多令人发指的危害人身健康的安全事件。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刑事案件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案件1533件。
从“地沟油”到“毒胶囊”,近日又曝光了“假羊肉”事件,一桩桩食品安全事件不胜其举,让人们看了触目惊心。在受到社会公众谴责、法律制裁的同时,不知这些触犯食品安全幕后操纵者的良心是否也有所触动。是法律不严、监管不力,究其根源,我认为首先是缺乏诚信。所谓诚信,即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说,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美国富兰克林曾说: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各种诱惑的增多,对“拜金”主义的崇拜,部分经营者已经将“诚信”抛于脑后,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贪婪”。回过头来看看这些“地沟油”、“毒胶囊”,一些省份的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并到处销售。一次又一次出现的“毒奶粉”事件让多位食用婴儿出现肾结石症状,泌尿系统出现异常……在伤害人们身体健康,扰乱社会秩序的同时,也会将自己摧垮。
人与人相处需要诚信,夫妻相处需要诚信,国家兴亡需要诚信,生产、销售者更需要诚信。诚信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责任,做为食品生产、销售者,必须坚守良心最底层的那道底线,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让人们能吃上一顿安心饭,过上一天放心的日子。